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洽谈 (第4/4页)
向是知道的。从印度到新疆有两条路,北道由伊朗经哈萨克斯坦进入新疆;南道是一条驮马古道。 他所接到的公文里所述具体行程为:一条由印度狄布鲁伽经克什米尔的列城至中国的叶城;一条由拉瓦尔品第(今属巴基斯坦)经吉尔吉特至中国的疏附。两线比较:前者长1005公里,最高海拔5795米;后者长1160公里,最高海拔4575米。经当局有关部门实地考察后,根据英国主张,决定采取新印贸易路线的南线,也就是那条驮马古道。 从狄布鲁伽由铁路将援货物资先运到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伽,再改用驮马驿运至克什米尔的列城,以列城为交接点。在印度境内运输,可委托英商福公司代办,在中国境内则由新疆组织马匹,派遣代表去列城接运直至中国叶城。 而方东明将要提的,正是在中国境内,新疆组织马匹驿运的事。“陆振轩博士。”他道:“他是负责由叶城至列城的往返驿运,这条南线的古道也是他首先提出来的。” 经方队长这么一说,肖玉忽然想起后世曾在一本书里,看到过有关于陆振轩本人的介绍和他的事迹。这名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获法国理学工程师职位的博士,为了参加中国抗战回国。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驻印度运输处副处长,他是当时翻越昆仑山、拉运抗战物资的主要策划人及驮运队长。 难道说,这次我将要与这位传奇式的人物接洽于古道之中?“他为什么没来?”心情有些激动。 “是这样。”于是,方东明便把缘由向他说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