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见鲁肃,欲封渡 (第10/14页)
了旧日郡望,而将籍贯落在江东新巢。 魏晋豪族,从个人特质上看,往往文武兼杂。 两汉出仕,有一条重要标准便是要“经明行修”。 所谓“行修”即具备德行cao守。它其实是一个抽象概念,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与品行关系不大,更关乎门第族望。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至于“经明”,即“明经”,指能通晓“古文经学”或“今文经学”。古文重视训诂考释,今文更类似谶纬内学。东汉末期,古文经学主导北方学风,而今文经学在南方盛行。 举例来说,曹cao在被罢官之后,便是因为“能明古学”而得到汉廷的重新启用,可见他是通晓古文经学的。 (曹cao)从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王沈《魏书》 至于刘备,也曾师从名儒卢植。卢植“古今兼修”,可惜他本人对章句也不求甚解。刘备则更加不学无术,终日斗鸡走狗,没能得到出仕机会。 (卢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后汉书卢植传》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蜀书先主传》 至于孙坚,则堂而皇之地自诩“无文德”,对自己的文盲身份毫不避讳,反而炫耀“以征伐为功”。彻底放弃学术渠道,转而寻求以军功晋身。 主簿进谏,(孙)坚答曰:“太守(指自己)无文德,以征伐为功。”--《吴录》 魏晋的豪族大姓,不仅是“门阀”,还是“学阀”,他们不仅垄断了生产资料,也垄断了知识技能。甚至很多大姓有传家经学,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