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见鲁肃,欲封渡 (第13/14页)
。诏分冯翊西数县为左内史郡,治高陵;以东数县为本郡,治临晋。(严、李)遂相附结,皆仕东郡为右职(即高级干部)。--《魏略》 当然,类似上文这种暴发户式的“新兴冠族”,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三国志》中见诸记载的冠族,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门阀。 再来谈大姓豪右。 “大姓”、“豪右”则相对泛指,可能指代士族,也可能指代拥兵聚众的豪帅。 从记载上看,大姓与豪右的规模,往往颇为可观,虽然并不一定能够跻身士族之列,但也属于震动州郡的大型地方势力。 这类人物中,有李典、雍闿、曹洪、刘勋等人。 益州大姓雍闿等杀蜀所署太守正昂,与(士)燮相闻,求欲内附。--《吴书步骘传》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李)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是李姓为乘氏大姓。--卢弼《三国志集解》 按照李贤注解,“大人,谓大家豪右”,便可知道“大姓”与“豪右”其实是相同含义的不同写法。 大人,谓大家豪右。--《九州春秋》引章怀注 最后谈一下豪人。 “豪人”、“豪族”亦为泛指,但似乎更多用于形容“次等豪强”,许多小型军阀,地方宗帅,以及郡县一级的贪官污吏,均为“豪族”出身。 这群人物当中,一流门阀的比例相对较低,更多是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的地头蛇。 比如曾任征羌县令的焦矫,退休之后无所事事,竟然靠着侮辱寒门子弟(步骘、卫旌),来给自己寻找优越感,格局小得令人发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