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_第96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8章 (第2/3页)

二次拒收乾元重宝直接流放三千里。

    东宫,正在被圈禁的太子李俶,正在庭院中和一名年轻的士子下棋。

    李隆基和李俶这对祖孙,颇有点康熙和乾隆的意思,李隆基厌恶李亨这个儿子,对于李俶这个孙子却很喜欢。

    甚至世人都说,上皇之所以当年不废太子,是想要李俶继承李唐的江山。

    李俶和李隆基的兴趣类似,李隆基才情出众,在音乐、舞蹈、曲艺、围棋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后世更是被尊为梨园祖师。

    李隆基对于围棋也研究颇深,一手棋术在大唐也是排的上号的。

    李隆基喜爱围棋,将翰林院的棋待诏正式纳入朝廷官职体系,授予棋待诏官位。

    李隆基和当时的国手郑观音,王积薪都能对弈,而且互有胜负,还经常和东瀛棋手辨正下棋,促使围棋流入了东瀛。

    李俶也喜欢下围棋,当年他曾经和王积薪学棋,年轻的时候就经常被李隆基召进宫中对弈。

    现在李俶的棋术更加精湛,翰林院的棋待诏都说李俶的棋力大唐无双。

    不过此时李俶手持黑棋,满头大汗的看着棋盘,心中更是疑惑,这盘棋怎么就下成这个样子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名叫柯应,是今年刚刚入选翰林的棋待诏。

    唐代皇帝都喜爱围棋,李隆基对围棋更是痴迷,开元天宝年间士大夫也纷纷研习围棋,朝廷中有不少国手。

    比如现在陇右的李泌,在七岁的时候就曾经和李隆基对弈,最后甚至还胜了李隆基半子,被李隆基夸赞李泌是宰辅之才。

    今上虽然不喜欢围棋,但是翰林院中的棋待诏依然有四位,都是当世的国手。

    翰林是大唐皇帝的私臣,但是也有品级,所以也要通过外朝选拔才能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