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1 (第3/4页)
,陶笉然顿时就歇了爱才之心。人才虽然难得, 但是有威胁的人才, 还是摁下去的好。 然而,戚博翰却是摇摇头:“如今朝廷取才虽然是以寒门学子为主,只是,过不了几十年,这些寒门肯定又会发展成新的世家。只要还有利益所在, 不管如何, 世家都会延绵不断。旧的灭了, 新的还会再起来。” 戚博翰揉了揉陶笉然的头发:“我们要做的,是权衡而,不是一昧的打压。” “嗯……听起来很复杂。”陶笉然对这种没办法斩草除根的威胁很是反感。然而,如今瑞朝还处于封建社会, 世家和皇权的存在是必然的,他也只能选择接受了。 陶笉然将习天韵提拔到了礼部,又顺便顺便升了近两年来,成绩优秀的地方官。 这一次,将是未来三年内,最后一次大的人事调动了。 自从戚博翰登基之后,朝廷内的官员人事调动就十分频繁。打破了以往三年一小动,六年一大动的传统,也给官场造成了一些暂时还没有显露出来的隐患。 如今经过陶笉然戚博翰的用心经营,他们俩的人手已经差不多补足了,以后也不需要再有这么大规模的人事调动。所以,从明年开始,官场便要开始恢复以往的调动频率了。 也就是说,今年大科举考上来的学子们,运气不太好。想要从地方熬到中央的话,最少也得要六年了。 不过,这一变化,陶笉然还戚博翰也没宣之于口。只等再过几年,官员们才能发觉这点并不显著的变化。 人事调动等信息经过礼部草拟之后,很快就公诸于众。 朝臣们早已习以为常,最多就感叹一声,陶笉然又要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