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分卷阅读2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7 (第4/4页)

国子监先生的讲课!天下间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没有!

    一时之间, 民生日报在京城学子之间名声大噪,日报的销量也终于有了明显的上升。虽然收支还是赤字,但也比以前好许多了。

    获得了新的成就,王琬凝和陶明杰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 因为虽然吸引了新的读者群,但民生日报立足的根本点,还是民生。然而百姓们文盲率太高,是个非常大的阻碍。

    二月四日是星期一,也是民生日报社每周的例会时间。社长王琬凝将这个核心问题提出来,跟日报社的三个小领导一同商议。

    陶明杰率先开口道:“那些耕种的技巧,我们已经全部刊登完毕了,但是百姓们能学到的却不多,这全是字的形式,实在不利于在百姓当中传播。”

    “那不如换成画册?宁安那边的画册不是有现成的么,就是印刷成本可能会比较高。”陶鹏飞说着,转头看向陶小妹。

    宁安那边不仅有沤肥的教程图册,那些由老农总结出来的技巧也都经过几年的时间考验,为宁安的亩产贡献出了极大的力量。而那些画册,也已经逐渐打磨得尽善尽美,不需要有人在旁指引,农民们只要看多几遍,都能理解图案上是什么意思!

    这些指导手册,被陶笉然这个起名废,命名为,成为了宁安最受欢迎的特产。

    陶小妹在自己带来的账本上看了几眼,道:“如果日报的销量能持续上涨的话,负担这些印刷成本不成问题。”

    日报现在的经费是每月十两银子,除了人工薪资之外,印刷厂那边虽然是自己人,但也要收他们成本价的。否则要个财务组有什么用,不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