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2 (第4/4页)
人来人往的门口,很快就有眼尖的学子发现了突然多出来的报纸! 一千份报纸整齐地叠在地上,旁边有白纸黑字上书:时事周刊,免费借阅。贩售价一铜板一份。 在这张纸旁边,还有一个陶瓷碗,明显就是要把铜板放在这里了。只是这架势,怎么看都像是要饭的…… 有好奇心重的学子,直接上前拿了一份报纸,进图书馆里详读,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借阅。 很快,一千份报纸就少了一小半。 时事周刊内容不多,但不少学子看了许久都不愿意归还。原因无他,这上面可是有两位大官的亲笔文章啊!更重要的是,这文章也不是泛泛空谈,许多观点和论点都是他们在官场浸yin多年的心得!这对于指望科举跻身官场的学子们来说,无异于通天宝典! 有不少学子习惯性想要抄录,但转念一想,自己抄录的纸墨钱都不止一铜板了,何不干脆买下来? 于是乎,一千份时事周刊,三天内卖了个精光。 都不用戚博翰刻意去宣传,那些买了报纸的学子,纷纷写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大家都来欣赏欣赏宁安两位大官的文采。而戚靖琪在文人间的声望,也因为这两篇文章,隐隐有所下降。 然而这种传播十分隐秘,戚靖琪又不可能浪费时间精力在一群没有家庭背景又没有当官的学子身上,所以当日后反应过来时,已经是为时晚矣。 周刊加印贩卖的消息也没瞒着行知小学的学生们,听说一千份都卖光光了,而且扣除成本,余下的五百铜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