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宁记_分卷阅读1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9 (第2/4页)

爷爷影响,本地工厂现在忙到了前仰后合,吴祈宁纵不是东西,也不好意思往穆骏肩膀上百上加斤。要找靠谱供应商,必须冲破滨海地域限制。

    吴祈宁收一收包袱,给穆骏留了一周的干粮,果断出击去了华南。

    她的想法很有道理:我手里的订单一定不能跑,年头不景气,PMI眼瞅着稀里哗啦往下掉。成熟客户是丢一个少一个。詹爷爷的项目完了,滨海这边儿肯定出一个巨大的产能空洞,到时候我得替穆骏把这些订单补上去。盛年那边终于趁乱扩大了灵周越南厂的规模,又加了一条产线,到时候想找他要单子都不太现实。所以我这边儿一定严防死守不能跑单。一年开工九个月的事儿太可怕了,不能再出现。

    华南地区,不愧物华天宝,打有轻工业基地那年就是轻工业基地了。

    吴祈宁马不停蹄地连着跑了四个城市,相看了十二个相关供应商,拿了样品和检测报告。十五天后,才告打道回府。虽然风尘仆仆,鞍马劳顿,但是她新年订单的问题基本上是解决了。

    事情进行地很顺利,吴祈宁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就是:钱!

    外地供应商必须要打预付款,有些比较牛的大型厂商如果没有全款过去,基本上是不会发货的。大陆的市场经济少说也三十年了,远非当日吴下阿蒙。在经济形势吃紧的情况下,并没有造就工厂的饥不择食,反而提高了警惕性,不解决还款问题,所有订单都是耍流氓。

    工厂是有道理的,不接单我们就是人工成本,接单之后,相应的物料成本、税收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一概出现。

    如果还款没有,那还不如歇着不干。

    吴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