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闲言碎语 (第3/4页)
。 他是马背上的帝王,无所不能的战神。 贞观十四年大败吐谷浑,十五年侯君集攻打高昌,十六年,李世民亲征突厥,均是一场又一场的大胜,举国欢庆。 大胜的背后,是财力支持。战争带走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吃的是从各地调运的军粮,发的是白花花的军饷。打仗便是打钱粮,大唐这时候人口不足300万户,支撑的起如流水般的花销吗? 李世民班师回朝,太子就没有客气。穿着突厥的衣服,给李世民俯首称臣,把李世民弄的灰头土脸。这件事同样被载入史册。 李唐已经没有几年了,年事已高的他变得刚愎自用,便是太子这般讽谏,也不能阻止他的雄心! 斥责了太子,他还要做到前朝隋炀帝没有做到的伟业,征服高句丽。 高句丽是隋朝之耻,隋炀帝三战失败,再也翻不起身来。此时的李唐对李天还是极为倚重,继续让太子监国,已然说明了一切! 若是死在高句丽,太子便是皇帝了。高句丽是毕竟是大康心腹大患,老头子出去打一仗,毕其功于一役!便是失败了,对太子来说,有益无害。 可是太子是深受儒家影响的太子,硬是发动了兵诫。最后太子被废,李世民其实也后悔,不得不传位给文弱的李治。 传说一味忍让顺从的李治,并无真龙之资,又缺乏羽翼辅佐。太子党魏征病逝,侯君被诛,上下离心离德。李治又并非真龙传承,需要龙气调用。这件事也衰耗了国力,为武周乱康打下了基础。 再有十年左右,便是李代桃僵,又一番景象了。那时的柳飞飞,小怜在风云山上,定然会有不错的作为。 这当然是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