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艰辛路(科举)_分卷阅读2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1 (第2/4页)

应试,我把话撂这,你与我定能进赤忠馆。”

    钟木鸿梗起脖子,“当真?”

    “当真!”谢行俭一副胜券在握。

    三日后,国子监公布赤忠馆选馆名额,真的如谢行俭所言,两人皆进了赤忠馆。

    ☆、【110】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谢行俭将手上的往年乡试考卷一一摆在桌面,按年份和地区分好后,他立马动笔将这些年乡试类似题目整理到另外一张纸上。

    钱由美,不对,谢行俭记得韩夫子说过师娘宋氏是镇国公的庶女,那么钱由美应该也姓宋。

    宋由美刚才说宋通大人要他务必今日将这些乡试卷都整理出来,他抬头瞧了一眼桌上的沙漏,此刻已经接近未时,初春季节白日时辰短暂,所以他得抓紧赶工,两个多时辰若不完成,今天他头一天‘上班’怕就要熬夜加班了。

    这叠乡试考卷涉及的大多是京城以外其他地区的考题,好些还是前朝越皇帝年代的题目,谢行俭大致估算了下,得有二三十年了。

    古代科举并不像上辈子义务教务,每隔几年教育部就会革新考试,在古代,科举的教辅资料千百年来都是以三百千等书启蒙,开了蒙后再精读四书五经。

    除了这些经典书籍,书生们会根据院试、乡试等题目的不同以及难度,私下会去寻一些大儒撰写的书,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只有拥有大的量,考试时方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考官才会在千万份考卷中一眼就相中你文字下隐藏的底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