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艰辛路(科举)_分卷阅读14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9 (第2/4页)

而点头,“是有此事,夫子因知徐大人是虞县出身,去年途径雁平时,见学生一面是为了感谢学生及时报官剿匪一事。”

    韩夫子点头,“徐大人为人端正,屈尊礼待他人的事他做得出来。当年老夫虽拒了他入学,徐大人却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处处关照坤儿,若不是徐大人重审坤儿的案子,坤儿流放北疆的年限也不会改为一年半。”

    “徐大人作为都察院长官,监察大理寺案件是其本份。”谢行俭笑道,“师兄刑时能减去一半,多是大理寺误判在先。”

    “话是这么说没错。”韩夫子沉吟道,“老夫致仕多年,官场上结交的好友多也跟老夫一般退守归家,真正能帮坤儿言之一二的人很少,而坤儿手底下的人,大多是高门子弟出来混日子的,出了事自有家族庇佑,所有的罪名都往坤儿身上丢,还好有徐大人出面,才免了这场后怕之灾。”

    谢行俭有些困惑,要说韩夫子不做官多年,人脉缺失,这他都能理解,可师娘不是镇国公的女儿吗?

    光听镇国公的名头,就觉得厉害,难道外孙出了事,镇国公能眼睁睁的看着?

    韩夫子不愧是带了谢行俭多年的老师,一眼就看破谢行俭心中所想。

    不待谢行俭问话,韩夫子主动开口解释,“你师娘虽为镇国公的女儿,却不是嫡女,而是妾室出身的庶女。”

    庶女?谢行俭脑子里消化着这个词,他这辈子投胎农家,庄户人家穷的都只能娶一妻生子,因而根本没联想过师娘在镇国公的地位。

    不过想想也是,堂堂镇国公府怎么会拿尊贵的嫡女下嫁给新科进士。

    要说庶女,那就说的通了。

    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