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5 (第2/4页)
,正好轮到乡试,你说一堆高榜进士出来,他们位置都是定好的,一甲进翰林院,剩下的分六部或者各地方当差,你猜猜,这样下来,留给赤忠馆的机会有多少?” “也对。”钟木鸿点头,问道,“行俭兄,你是如何打算的,是拼一拼走赤忠馆入朝堂还是按部就班参加乡试?” 闻言,谢行俭微微愣神。 ☆、【97】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他进国子监的初衷, 就是想走赤忠馆啊, 因为赤忠馆肄业后做官的机会多, 升迁快。 不像乡试科考, 先要轮九天的燥热考房经历, 幸运考上了举人, 还要参加次年二月份的会试, 会试初选贡士, 贡士还要进一步考皇上控制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 只有这一关通过后, 才能成为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固然好, 然后官场离他们依旧很遥远。 常科登第后, 进士们还要经吏部考试, 这一关称为选试, 唯有合格者,方能授予官职。 别小看吏部的考试,这可关乎着进士们前途的第一大步,选试发挥好的, 自然有好的官位等着他们。 至于吏部考试落选, 呵呵,那就要被打入“冷宫”了。 朝廷一般会将这些人分配到贫瘠地带当小官或是去边疆使者底下充任幕僚, 若想回京城, 那这辈子就有的熬了。 选试是卡进士们进官场最后的一关,这一关其实并不简单,谢行俭记得上辈子好些古代名人都停滞在这一步,遥想那些博闻强识的前辈都“死”在这上面, 谢行俭越发的觉得选试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