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184章 骤然生变(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骤然生变(下) (第2/4页)

步沉稳,趋行守礼;右侧者为韩虎,形貌昳丽,玉树临风。

    但走在中间,隐隐为二人之首的。是其貌不扬,却散发着一股昂扬和干练气质的赵氏子无恤!殿内众人的目光在无恤身上游动,只见无恤穿玄色的田猎纹深衣,佩白玉环,举止彬彬有礼,早已不是一年前那个在燕飨上行错礼,还当众箕坐的童子了。

    今天主君只召回了长子和幼子,却冷落次子三子的做法,也让一些家臣暗中议论纷纷。觉得这可能预示着世子之选,仲信和叔齐。已经被排除了可能,而未来的家主,就在伯鲁与无恤之中择其一。

    要放一年前。殿中的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伯鲁的。他是位颇有仁名和孝悌之义的长君子,还是赵氏诸子里,和曾祖父赵文子最像的一个:在长者面前,柔顺得好像禁不起衣服的重量,说话轻言细语好像没有发出声音。

    更重要的是,他的母亲是韩氏女子,还与韩氏的嫡孙女订下了亲事,赵韩同盟。可谓是赵氏在晋国内部,最重要的一环关系。

    可这种情况在一年前被打破了。庶君子无恤如同划过天际的大火星般耀眼夺目,其表现将三位兄长完全遮盖。

    先是获白麋这一代表祥瑞的征兆。其次是治理成乡的诸多举措,以“止从死”法令树立仁义之名,收野人氓隶之心。以麦粉、瓷器货殖新绛,为赵氏创利无数,在场诸人,谁家里没有这两样东西?

    而且据说,他在成乡的一些改制,已经上书给了主君,将在赵氏直属的领地上逐渐推行。

    下宫大夫里,尹铎、傅叟的态度尚在两可之间,而军司马邮无正,则已经明显偏向这位颇为知兵的庶君子。

    在三人行礼后,韩虎和张孟谈各自就坐于末席,无恤也要归位,坐到赵伯鲁和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