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167章 子贡的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子贡的抉择 (第2/4页)


    赵无恤心中暗暗叫苦。却只能唯唯应诺。最后,赵鞅提出要见子贡一面。考校考校他,看看是否也像孔丘一般,是个只会夸夸其谈之辈。

    于是,无恤就只能站在殿外,等待子贡出来。

    “不好!”

    过了一会后,他才暗道一声不妙,引得门口两名甲胄在身,看守剑架的赵氏黑衣卫士面面相觑。不知道小君子这是作甚。

    经过大半年的相处和观察,结合所知道的历史,无恤清楚,赵鞅此人有积极进取、强劲坚韧的特点。但有时则表现为霸道、冲动和多变,这也是他性格上的严重缺陷。

    但赵鞅还有一个最突出的优点,使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缺陷,那就是尚贤。

    老迈的叔向,郑国的子大叔,睿智的太史墨,还有众多出身或低贱。或高贵的家臣。只要遇见德高望重或者才学突出的贤能之人,赵鞅总愿意真诚请教,也往往能虚心接受劝勉。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事情。

    这一点在此时的晋国六卿中是极其突出的,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胸怀,或许就是他日后广纳贤才,成为一代雄主的原因所在。

    无恤想起赵鞅这爱才如命的性格,万一和子贡看对眼了,难保就会下大本钱,征召他为家臣,那该如何是好?到那时。他恭贺也不是,拒绝也不是……

    在焦心地等待了一刻后。子贡终于出来了。

    赵无恤故作微笑地迎了上去,亲切地问道:“子贡。与吾父谈得如何?”

    子贡朝无恤行礼,身为一普通商贾,面见一国卿士,而且还是赵鞅这种虎一般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