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可为良配 (第2/4页)
的老父,并未像寻常女子那样泣不成声,而是请求随同赵鞅一同前来新绛,好照料父亲。 在赵无恤心中,她那模糊的形象,也渐渐鲜明了起来:一个纯孝善良,敢于孤身犯险的坚强女子。 赵鞅在简牍的末尾,还屡次夸赞乐氏女“可为良配”!看来是对这个未来儿媳非常满意,铁了心要将这一口头婚约执行到底。 看到这里,赵无恤心中,仿佛翻到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彷徨?感动?期待? 带着复杂的心情又过了几天,赵无恤正准备去巡视新建起的匠作区,却接到在邑外巡逻的虞喜通报,说有位客人到成邑来了。 却不是他那神秘的未婚妻,而是前往鲁国的行商端木赐。 …… 成乡之外数里,端木赐一行人风尘仆仆,载车载行。 从他离开新绛到现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去程十余天,回程十余天,在卫国濮阳呆了半旬,在曲阜也是半旬。 期间他忙里忙外,抛售从晋国带来的皮毛、糜子酒等,又采购所需的货物,还抽空前往夫子家中,想旁听几天的课业。 直到这时,他才从留守家中的孔鲤处得知,夫子上个月受阳虎逼迫,不得已接受了国君的任命,出仕成了中都的邑宰。 夫子与阳虎,不是势同水火么?子贡对此大惑不解,却是师兄颜回向他说明了当时的情况。 原来,早在半年前,阳虎就屡次派人上门,想见夫子。夫子避而不见,因为有能第一敌十的猛士子路阻拦,所以阳虎之党也无可奈何。 但上个月,子路出门去汶水一带,阳虎听闻后,便乘机让人再次逼门,强行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