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泮宫公学 (第3/5页)
泛些,卿族余子,大夫子弟,都在其列。 赵鞅为赵无恤找的庶子大夫,名叫籍秦。 你说巧不巧,正是昨天赵无恤说邯郸稷“数典忘祖”那个典故的主角,籍谈的儿子。 “籍”的本义是典籍、文献,晋大夫伯厣(yan)即任此官,在泮宫中掌管国家典籍,其后代即以籍为氏,籍谈、籍秦即其后代。 但就赵无恤所知,籍谈似乎已经把家族的老本行丢了,他曾作为行人,前往周室朝见天子。在燕飨上,周景王问籍谈,晋国此次为何没有献上贡物? 籍谈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何来贡物,想就此忽悠过去。谁想,那周景王却是东周百年才一出的明智天子,他就当场列举出王室赐晋器物的历次旧典来,并责问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数典而忘其祖”。 无恤暗想,这籍秦作为庶子大夫,也不知道和他父亲一不一样,是不是肚子里没货之辈…… 初见之后,籍秦卖相倒是不差,他黑衣长冠,坐于案后,颔下留着一尺长须,看上去雍容斯文。 一旁,还有一位深衣广袖的士人陪坐,大概是籍秦的助手或者家臣。 在赵无恤献上拜帖后,籍秦好奇地打量了他一眼。 “汝就是赵氏子无恤?” “唯,正是小子。” 籍秦点了点头,赵无恤相貌平凡,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没有引起他太多重视。 在寒暄地问了问赵鞅、以及无恤三位兄弟的身体是否安好后,就正式开始了拜师的礼仪。 赵无恤拱手垂拜,口称“夫子”,籍秦则正襟危坐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