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何造反_第146章 皇子诞生,辽东大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皇子诞生,辽东大胜 (第3/4页)

矛头指向孙传庭,指责孙传庭狂妄自大,坐视辽西糜烂,坐视松山等堡被建奴攻陷、数万百姓惨遭屠戮,身为巡抚,拿不出解救百姓的办法不说,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强撑着不求援兵!

    当时的孙传庭担负着极大压力,却强撑着一直不向朝廷求援。

    黄太吉发了狠,又攻下了杏山堡,再次屠城,因为守将们家眷都在朝廷控之中,再加上吴襄逃跑的前车之鉴,没有守将敢弃城而逃,有没有守将敢投降建奴。当时建奴虽然攻占了几座堡垒,可每攻下一座城堡,都至少损兵一两千。

    渐渐地,随军出征的汉军旗士兵几乎损失殆尽,蒙古旗士兵也损失惨重,前后加起来损失了四五千之多,而明朝仍然没有派出援兵的迹象,黄太吉终于撑不住了。在劫掠的粮食耗尽之前,趁着大雪未落之际,终于下令撤兵。

    此次大战,明军先后丢掉松山、塔山、杏山三座堡垒,损失军队近万,被杀被掠百姓三万多人,损失可谓惨重。而建奴先是被袭击两次,再就是攻城的损失,加起来也有五千余。

    从兵力人口损失来看,明军更大,但是从战略来看,明军却是大获全胜。

    然而朝堂上官员却完全看不到这种胜利,纷纷继续弹劾孙传庭,弹劾他拥兵自守,坐视百姓被建奴屠戮,要求罢免孙传庭。然而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却为孙传庭说话了,比如蓟州督师孙承宗,在一开始,孙承宗力主出兵解救杏山登堡。然而建奴退兵后,又上疏夸赞孙传庭,认为虽然杏山等堡陷落,但孙传庭守住了锦州宁远,歼灭了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