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4/7页)
达90种。相对于宋元时期,明朝火药成分配置更加合理,质量提高了,燃烧性能和爆炸威力等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从明代兵书和史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匠人对“火药配方”的认识和配制技术,与过往朝代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武备志·制火器法》中详细记载了各种爆炸火药、喷射火药等“火药”品种的配方情况。 《兵录·火攻药性》中记载有“火药配方”数百种,说明了明代匠人已掌握了火药的组配规律。茅元仪著《武备志·火药赋》、唐顺之《武编·火》、焦勖《火攻挈要》等兵学典籍,都指出了火药具有“硝性竖而硫性横”的特点,并对不同品种“火药”的性能和功用研究得非常清楚。这是徐光启有信心改良“火药”的原因。 何汝宾在《兵录》中指出:“性直者主远击,硝九而硫一;性横者之爆击,硝七而硫三。”这说明当时的匠人已非常善于利用火药的特性,努力寻找火药配置的最优方案,力图最大程度发挥火药和火器的攻击效能。因此,明朝火药制造技术提高,火药质量比宋元时期有明显提升,全靠匠人反复探索,可歌可泣! 历史发展到了明朝,使得“火药武器”种类进一步增多,初步形成了多种“火器”品种群。如“手铳”即“枪支”类,既有“单管枪”,也有“多管枪”,还有“长枪”和“短枪”。“单管枪”分为“无敌手铳”、“快枪”、“连子铳”、“剑枪”、“千里铳”等;“多管枪”则从双管、三管、四管,直至数十管。至于大口径的“碗口铳”相当于炮了。 再如“火炮”,可分为“轻型火炮”和“重型火炮”。“轻型火炮”分为“虎蹲炮”、“旋风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