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143章:神机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神机营 (第1/5页)

    上回讲到崇祯帝朱由检与兄长朱由校看了“新兵”训练射击后,觉得应该立刻改良“火器”来装备军队。

    “徐爱卿,朕决定把以前射程太近且杀伤力小的‘火器’全部淘汰,把剩下的经费与资源统统挪出来给你钻研‘新式火器’,让你放开手脚使劲儿干!你要尽快把整个‘神机营’全副武装起来!放心,钱不是问题!”

    “老臣叩谢皇恩!”徐光启匍匐在地哽咽道:“若皇上肯给老臣百万两银子周转,定能在一年之内将整个‘神机营’的‘火器’重新改头换面!若能再追加百万两银子,微臣保证皇上两年内让‘九边重镇’固若金汤!”

    “哈哈,那朕若给你300万两银子,多久能灭后金与北元?”————“呃……三年!三年足矣!嘿嘿。”

    “老头儿?你倒是越来越能折腾了?注意保重身体啊!钱会一文不少!”————“老臣叩谢天恩啊!”

    明朝初年的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组成,通常分为单兵使用的“手铳”、“战船”和关隘守备用的“碗口铳”、“盏口铳”及“多管铳”等。这些火铳的威力并不大,且射程也不远,只是比弓弩稍强而已。

    其中“手铳”轻巧灵便,铳身细长,前膛呈圆筒形,内放弹丸,“药室”呈球形隆起,室壁有“火门”,可安放“火线”点火,尾部中空,可安装木柄,便于发射者手持。注意,明朝军队“打手铳”并不是后世的“撸管”。

    “碗口铳”因铳口形状而得名,基本构造与“手铳”类似,形体短粗,可容较多的弹丸,故又称“百珠铳”。“碗口铳”的“尾銎”(尾部)较宽大,发射时可将铳身固定于木架上,通过调整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