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六:1901_第六十九章 川南的土地(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川南的土地(3) (第2/5页)

在全国是很受欢迎的,是很有名的。但是之前由于水泥是要全部用于公路的建设的。所以基本上水泥这种东西,是没有被流传出去的。

    但是水泥这种东西,其实早就在四川的商人们,乃至是全国的建筑商人们的眼中,成为了一种很适合的建筑材料,毕竟水泥远远比其他的建筑材料,既方便,而且还很适合多种的建筑用途。

    不过在建造完了四市的公路之后,之前的建造的一些水泥厂,因为过多的产量已经导致了现在的政府已经不需要很多的水泥,用来修路了。

    简单地来说,就是现在的属于工业部的水泥作坊实在是太多的,以至于现在的水泥的供大于求,当然了这里说的,专门指的是对于交通部的供应的。

    可惜的是,水泥作坊一直以来,在之前都是在川南特别行政区的手中的。

    一般来说,水泥作坊的水泥,尽管在产量过多的情况下,也是不会向外面的民间商人售卖的,而这里面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比如政治原因,比如地理原因,比如军事原因,毕竟作为革命军,秦石璜总不能够将水泥卖给对面的大清朝廷吧。

    最后,在秦石璜的力排众议之下,也为了土地改革计划的能够顺利地实施,主席会,成功的通过了,在各个市允许,当地的地主通过土地的田亩兑换,得到水泥作坊的拥有的权利,而这个数量暂时的定位是每个市两个。

    ~~~~~~

    当时在徐老家里面的,他的小儿子,也是当时留洋外出回来的海归,在听闻了家里面的佃户,基本上都跑光了之后,直接的就说服了他的父亲,把自己家里面的土地,兑换成了一处水泥作坊。

    徐老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泸州市的市长,宋育仁也是颇为大方的从名录上的作坊当中,又拨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