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3 (第1/4页)
过了头。 算着日子,夫人已然先于安国夫人一行到了扬州,于太守也不敢继续照着刘本的指示给陈家使绊,一面口头应承着,一面静静等待夫人的消息。 这一对连襟,为着各自利益,表面上行动一致,私下都将小算盘打得门清。 楚朝晖一行是官船缓缓而行,不急不徐。粘氏则是轻舟简从,顺流直下,自然赶在官船前面。 第二日午后,粘氏与两个女儿便到了扬州,先将太守的亲笔信泒人送去郡守府,粘氏一刻也不耽误,又换乘马车,直奔瘦西湖旁边的古桐街崔府。 崔家是当地望族,依旧住着祖上的老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胡同口两棵梧桐树已然有些年头,古木森森枝干参天,一条宽阔的青石板路光滑平整,可容两车并行。 黑漆的桐木大门上铜制鎏金的门环苍老古拙,再往上便是崔家先祖亲笔题就的匾额,百年沧桑,添了岁月的痕迹。 太守夫人带着女儿到访,帖子一递进去,崔府立时便是一阵忙碌。 管家亲自来迎,将两扇黑漆的大门敞开,叫粘氏的马车直接驶入,一路停在垂花门外头,粘氏才搭着婆子的手下了马车。 侄女粘亦纤扶着她的婆母,两人已然迎到垂花门口。彼此见了礼,崔夫人便笑盈盈将粘氏往里让。 太守夫人,又兼是次子媳妇儿的姑母,来得虽然突兀,崔家照旧殷勤招待。 扬州崔家在当地本是望族,粘氏耳目通达,又来往多次,对崔家的情形自然颇为了解。 因老夫人尚在,崔家三房都居住在古桐街老宅,并未分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