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第2/3页)
好事,朱老先生在县内素有德名,孩子给他教养错不了。我也给他一份入学礼。” 孩子小小的,入学礼不铺张。 启蒙书籍,笔墨纸砚,这就够了。 江知与说再添个小书袋,再做身小书生袍服,戴上小方巾,往后就是小小书生郎了。 谢星珩知道现代的孩子会很排斥上学,古代的孩子不清楚。 夜里睡觉,跟江知与聊了会儿小时候上学的事。 江知与说的是他读书习字的情况,谢星珩讲的则是现代学习的情况。 江知与读书,请的女先生。 “正经学堂不让女孩跟小哥儿进去入学,有些人家是请夫子在家教。也有地方有私塾,专收女孩跟小哥儿。不过教官多是女先生,偶有几个夫子,没有小哥儿、小夫郎当先生的。我听父亲说,在比较偏远贫寒的地区,当地没什么官员愿意去,一年到头出不了几个人才,那里还有女官的。是当地百姓选出来的有才干的人。” 也没夫郎、小哥儿。 躲在帐子里,跟夫君夜话,江知与胆子大,敢说些大逆不道的话。 “听说是因为小哥儿遮了孕痣,就跟男人没有差别。若能当教官、选官,会给统治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谢星珩:“……” 他之前居然没有想到这个。 但有女官的先例,说明大启朝并非特别迂腐。 或者说,朝代发展三百余年,也开始礼乐崩坏了? 这是重要信息。 谢星珩对当前局势,当朝的政治情况了解太少,急需大量补充。 他问小鱼:“镖局有几个据点?分别在哪些城市?” 江知与顺口就能答:“共有八个。丰州一个,昌河府府城一个,京都一个,其他的分布散,两个在沿路的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