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第4/4页)
们家盖的,也是给他们盖的。他们每个人都是厂里的一份子。” 谢星珩记得,早期民营工厂,甚至有工人的股份。 他们不是给老板干活,他们自己就是老板。 还有很多连锁店经营,为了留住骨干员工,也为了稳定性,同样会有“股份诱惑”。 有的是达到条件,直接签合同。比例不多。 有的是入资,比例有区间,看金额决定。 跟枫江百姓,不能用入资。 那就把股份稀释,每家能得一点。 股份制对他们来说太难懂,直接定奖金制度、年节双薪制度。 让他们知道达成什么条件,可以拿多少钱。 用他们通俗易懂的话,就是不种地了,找了个活干,拿月钱的。 初期要日结、周结,给人安全感。 最好学学改革开放时期的工厂,一个萝卜一个坑。 各家岗位可以“流传”,搞成铁饭碗。 这也是为自己干活。 场地名义上还是江家的,可主要工作人员是枫江百姓。 现在的人都有一个观点:能叫亲戚,就不叫外人。 江家有亲族,却愿意给机会他们,那这个场子就是给他们盖的。 姜楚英听得发愣,看看儿子,又看看谢星珩,不知道枫江县的书院都教些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