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 (第3/3页)
要用起来。 活动当天,要介绍即将成为盘中餐的“食物”们的月龄。 第一次养殖,以推广为主。 饲料免费供应,但采取自愿原则。 愿意尝试饲料养殖的,就定期来领取。 下回,他们酌情考虑,愿不愿意花钱买饲料。 江知与给他算着数目。 场地不用花钱,人工都有月钱。 铺面不用花钱,伙计要发工钱。 下猪崽的母猪不多,他们前期投入大,放出去给农户养,他们是亏本的。 鸡苗还好。鸡场开起来以后,鸡蛋可以两头匀,成本大大降低,又是批量孵化,比个体的鸡贩子强。在鸡苗生意上,薄利多销,能挣小钱。 rou类紧缺,rou摊摆出来,必然挣钱。 养殖类,则需要时间沉淀。 江知与聪明,自幼学得多,最近常跟谢星珩聊这些事,思维更加开阔。 小谢要争一个机会,这一步,挣钱不再当下,是在“盘饼子”。 百姓们整体富裕了,鸡苗猪崽就不愁养了。 农商农商,与农户相关的营生,都在内。 种地是一样,养殖也是一样。 人多力量大,他们一家农庄的养殖场,只算小有规模。 如果县城有一半的农户参与进来呢? 他们的油渣饲料会成为不可替代的佳品,加快牲畜生长,缩短挣钱周期。 他们培养出来的兽医们,可以再继续收徒,把这门医术发扬光大。提供一批稀缺人才。往后可以去什么地方,都是香馍馍。 到这一步,才会回到成品销售上。 江家会主理统一的销售渠道,让他们养的鸡和猪,甚至以后养起牛羊,都有去处。不至于辛苦白费,贱价出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