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第1/3页)
谢星珩沉默。 他跟孟培德只有一面之缘,就是鹿鸣宴后的送书。 初始印象极好,是个惜才的君子。 那时孟培德让他好好读书,就差直接让他离京都远点了。 这说明孟培德明知京都局势,最后还是这么做了。 他吸口气,把心中的话憋了回去。 他佩服这种人。 如果是现代,排除万难,他也要去码头等着,能不能见面,都遥遥送一回。 可这是古代。 他的行为,会祸连家人。 话题岔开,他带林庚去路边竹屋坐。 屋子是新盖的,简陋了点,桌子有,倒杯新茶,算是待客。 书童芒种跟夏至跟着他,见有客人,忙去张罗茶点。 谢星珩主动把话题引入到了肥料上。 丰州大半农户都追加了肥料,增产详情,得等数月见成效。 农作物施肥有好几个阶段,播种前、生苗后、结穗期等等。已经耕种,也能追肥。 生财要有道。 在生产力严重不足的古代,谢星珩不用肥料来挣钱。 最初写的建议书,是他根据豆子的作用来写的。那时对时代了解浅,也不确定江家人的性子,计划内容,以变现为主。 后来试产的二代蚯蚓肥,则不一样。这是他在大量屯粮时,叫人做的肥料。 增产要增到各地,周边城市的粮食危机大幅度降低,他那点粮食,才能作为保命粮。 因时间短,产量不足。 他设立了“先取用,后结算”的规则,能排除一部分心有疑虑的百姓。 来年收成了,这部分结算,江家不会要。 肥料要惠及百姓,给有良心的当权者最好。 林庚来这里的目的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