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第2/3页)
,只有昨天一次!” 谢星珩提笔:“说吧,做了什么假?” 江知与老实说了。 他孕期状态好,心情不爽,身体就不适。 昨天是为夫君忧心。 谢星珩照实写下,在后面一页做补充说明:江小鱼惦记夫君,茶饭不思。 江知与等他走了,拿本子瞧一眼,涨红了脸。 生意还要继续做。 在“韭菜”生长期,谢星珩还得补货。 日用百货,在丰州县就能补齐。 多的花样没有,平平淡淡的。 现在都是人工生产,谢星珩没有大肆开厂的打算。 同时,他要团结一下丰州的大小商户,带他们一起挣钱。 下边的百姓要富有,也得上面的有钱人,愿意“漏财”。 钱币流通,才能生财。 跟商户们聊,是采取的“供货商”模式。 各家商户把他们的商品,上架到江家的铺子里售卖。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鲜模式。 江家不是找他们低价进货,更没有分利不均。 上架到江家的货品,不论售价几何,江家都要抽三成。余下都是他们的。 谢星珩不强求:“你们可以考虑考虑,这之前,我正常拿货,你们正常报价。” 没有正常价,为维系关系,都给的薄利成本价。 以这个价位算,他们不如跟江家合作。 怪就怪在谢星珩经验浅,路子野,他们捉摸不透,不敢随意跟注。 只有已经靠拢江家的黄家,和与宋明晖交好的王家答应当供货商。 供货商,不止有他们。 每年大集市上,都有手艺人卖东西,那说明高手在民间嘛。 镖局不开了,人员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