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其星河_恒温效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恒温效应 (第1/2页)

    云江的午后,阳光被薄云层层筛过,温度刚好,不冷不热。

    阮至深坐在教育大学心理学院的小型会议室里,桌上摆着他准备好的资料与PPT。

    墙上的时钟指向两点,他的手指在笔记本的封面上轻敲,一下一下,像是在确认自己的节奏。

    这场研讨会没有媒体,也没有公开听众。

    参与的,都是心理学领域的教师与研究生。

    主题——《情绪记忆的恒温效应》。

    他站起身,语气温和:“我们常以为情绪是易变的,但在某些记忆结构中,它反而保持一种稳定——这便是‘恒温’。”

    投影屏上闪现出脑部扫描图与实验曲线。

    他用激光笔划出某个区域,解释道:

    “当创伤或深刻情绪被反复回忆时,大脑会重新编码它,但温度不会消散。换言之——人可以忘记细节,却无法遗忘感受。”

    底下的教授点头,有人认真记录。

    阮至深的语气一如既往平稳。

    可他自己知道,那一刻,脑海里闪过的不是任何学术实验的影像——

    而是那个曾在讲台上轻声念出英文诗句的女人。

    “To  remember  love,  is  to  remember  warmth.”

    ——那是她当年课上引用的一句。

    那时他还坐在窗边,风从窗外吹进来,她的发丝微动。

    现在,他在讲“情绪温度”时,声音几乎轻得像在对某个不在场的人说话。

    ?

    “有人认为,记忆之所以留温,是因为人类拒绝真正的忘记。”

    他放下激光笔,目光投向窗外。

    阳光落在窗棂上,反出一圈模糊的光晕。

    “这种拒绝,不一定是痛苦的。有时候,它是一种温柔的固执。”

    学生举手提问:“阮博士,您说的‘温柔的固执’,是指什么?”

    他沉默了一下,嘴角轻微弯起:“是指——人心里最舍不得被重构的部分。”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有人点头,有人低头记笔记。

    只有阮至深知道,那一句话的主语,从来不是“人类”。

    而是——他自己。

    ?

    与此同时,在教育大学的另一栋楼里,寒襄星正坐在办公室。

    她的学生发来一条链接:“老师,这是昨天那位博士的研究论文,好精彩!”

    她点开。

    网页上是一篇心理学期刊文章,作者署名:Ruan  Zhishen。

    她盯着那个名字,心脏几乎漏跳一拍。

    论文题目——《情绪记忆的恒温效应:人类情感的再编码机制》。

    她开始读。

    文字严谨、理性,数据、表格、实验逻辑都无可挑剔。

    可她越往下读,越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