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0章 战术上重视  (第2/4页)
态度,这些客家大户当然也都表态支持经略大人的建设军屯。    王宏宇大手一挥,直接谈好工矿产业让他们参与。    几日后,又巡查改土归流的一些州县。    这次平定奢安之乱、改土归流之前,府州大小的土司,要么迁到川黔去统辖一个县,要么留在本地变为府州的主要官员。    还有些县级别的小土司,迁到川黔就成了乡土司,其实就变成乡的大户。留下来的小土司,则变成县令、县丞。    这一过程推进得很快,当然也积攒了不少怨言。    王宏宇却大胆走访,身后的浑河军跟着,相当于一次走访阅兵震慑。    不满的原土司和一些下属,看到浑河军装备如此精良,气场又是百战杀敌无数的可怕气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不能跟王宏宇叫板。    这是震慑,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有能让人真的拿到的“胡萝卜”。    建设军屯招人。    招募之前土司下的凶猛狼兵,这一下就让他们从“失业”中看到了希望。    还招募吏员,土人中识字、会汉语且支持自己的人,就可以招募进来,作为初级生产队级别的吏员,发挥他们深熟本地情况、可以翻译、又吃苦耐劳的优势。    这里面用了一个很巧妙的错位。    客家的汉人招募为工匠、矿工以及搞贸易。    这是让他们赚钱,但是不在本地掌权。    如此给了好处,却不会让较少的客家人地位在更多的土人之上。    与一般官府刚好错位。    本地的土人则发掘吏员,擅战的失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