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7 (第2/4页)
想,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屡次提到’真正开始燃烧自己’的含义。 而中国警务系统和犯罪心理学现状,对系统外公开的学习机会其实很少。就好像你如果不是系统内的人,很难查阅、搜索到相关资料。他要熟悉到这个程度,就必须在系统内工作过或者学习过。” 苏眠一口气说完这番话,小篆频频点头,韩沉静默不语,唠叨挠了挠头,冷面思维也很敏锐,又问道:“许湳柏也满足你说的这两个条件,会不会是他起到这个作用?” 苏眠摇头:“不可能。首先,他不够聪明,设计不出这些犯罪手法。其次,如果真是他设计的,那他就应该成为精神领袖了。” 唠叨插嘴道:“那有没有这种可能——他不一定是警务系统的人,但他是个犯罪老手,跟警察周旋多年,一直没被抓到?所以才这么了解警务系统?” 苏眠还是摇头:“不会。这就说到S的第三条画像了:当年,他的年龄应该在20-30周岁间,男性的可能性较大。” 唠叨吃了一惊:“这么年轻?” 苏眠点头:“就这么年轻。两个原因:一、已知的七人团的几个成员,年龄都不大。当年T和A甚至还不到20岁。如果S的年龄与这些人差距较大,承担的又是精神领袖身份,那对于这些遭受过家庭创伤的团员来说,就一定会成为’父亲’一样的存在。但是无论是许湳柏坠崖前谈及S的态度,或者L和R的诗歌中谈到S的词句,并没有流露出这样的情感。相反,更多像是把S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他们的核心。所以我推测,他们的年龄相差不会大,很有可能是同龄人。二、当年七人团的作案,突然崛起、突然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