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个奥运冠军[花滑]_第43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3章 (第1/3页)

    尤其是刚刚那一场团体接力赛,即便是池惊澜,现在回忆起来,也仍然会感到肾上腺素飙升。

    前几棒都十分焦灼与势均力敌不说,中途更有外协捣乱,伸手试图扒拉在他身前的华国运动员。

    纪云星就是这个倒霉蛋,虽然他靠着自己的大赛经验稳住了心态和身体,极限避开了那恶魔之手没有被拉倒,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一度从第二掉倒了第三的位置,即便后面奋起直追,到最后一棒凌榆接棒的时候,也只是勉强与第二持平身位,甚至还微微落后半个身位,距离第一更是差了好几个身位。

    这个距离,在短道速滑的比赛上,通常来说都是致命的。

    而且当时,所有华国的冰迷们都心知肚明一件事,他们在团体接力的竞争力实际上是远远不及个人项目的,凌榆是很强没错,可团队跟不上,他一个人再怎么强,也不可能拖着一群后腿站上领奖台。

    这也是凌榆强势横空出世后,华国短道速滑一直以来的一大痛点。

    和花样滑冰一样,之前的短道速滑同样存在着老运动员占着名额混日子的情况,凌榆和短道的总教练一起耐心运作了几年,在那些老运动员全“选择”退役,又带出一批纪云星这样有潜力的少年运动员们之后,团队赛这一痛点才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尽管如此,华国冰迷们看着短道一点点走到今天,仍清楚他们在团体接力上还是与国际一流水准有着一定差距的,而一直以来的各种大赛结果也都证实着这一点。

    个人项目上,有凌榆参加的项目,他总能凭借自身高强的能力摘得桂冠,但团体项目上,即便凌榆参加的比他的个人赛还更要全勤,至今为止,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季军而已。

    所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