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回城 (第3/4页)
地点还是十分广阔的。 毕竟,还有很多其他的典吏可以辅助推官进行审案。 不过今天这个案子,他却也是十分的烦心。 刑部的汤升荣,昨天就入住府衙了。 说是要辅助审理石欣荣的案子。 可谁不知道,这不过是多了一双监事的眼睛罢了。 推官本身就是属于刑部,一个刑部的外放主官,竟然要受到一个刑部的曹吏监事。 想想就让人窝火。 不过,郑元恺却不能不给对方面子。 只因为对方姓汤。 众所周知,现在刑部的实际掌权人是左侍郎汤伟才。 其实六部的情况大体都是如此,尚书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代表。 一种各部的态度表示而已。 实际掌握一个部门运作的,往往是实权的侍郎,而不是虚衔的尚书。 尚书们更多的是一种保险。 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侍郎们无法定夺或者背锅,尚书们就要承担起责任,甚至是骂名。 当真是高尚的背锅侠啊。 甚至有人笑话过,所谓尚书者,高尚的信用背书也,所以叫“尚书”。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现实。 所以,汤升荣的到来,代表的就是刑部的态度。 代表的就是汤侍郎的关注。 而且今天的案子也确实复杂,一个是天宝国军相的亲戚,一个是霄城国富商家族的德林话事人。 多一个背锅的,对于郑元恺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 吃完早饭,郑元恺问一旁的吴师爷道:“石欣荣他们有什么动静?” 吴师爷年纪五十多,面相清癯,但仔细观瞧,双目中却神光内敛,也是炼气期的修为。 吴师爷摸了摸下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