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第21节 (第4/9页)
不会觉得她懂事配合,只会猜测是不是抓对人了她才这么平静。 而且一旦涉及到科举舞弊这种高度恶劣,影响极坏的案件,别说秀才免刑那一套不管用,怕是董翰林现在也不会好过。 “许清元,年龄,籍贯。”黄嘉年靠在椅背上,两手平搭在案桌上,严声问。 “十八岁,北邑省重胥府淮阳县许家村人。”许清元清晰地答道。 “尔父许长海是昭明六年的同进士?” “是。”许清元肯定道。 “许长海与董侪同有无私下来往?”黄嘉年坐直身体,盯着许清元的眼睛,问。 她从来没发觉许长海跟董翰林有过什么交情啊?他们两个唯一的共同点应该只是同一年考中进士,不过董侪同是传胪,许长海只是同进士,一个直接进入翰林院,一个外放从县令做起,往来又从何谈起呢? “据学生所知,父亲同董翰林并无私人交情。”许清元实事求是地说。 “没有交情?那董侪同怎么会从你和你父亲前段时间刻印售卖的《商论》上出题?又怎么会不顾其他考官的意见,一力要推你为本次北邑省乡试第一名?”黄嘉年眼神阴鸷,让人不寒而栗,“说!你是否在考卷上做有标记,与董侪同合谋舞弊!” 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学生的考卷没有半分多余墨迹, 大人一看便知,如果真要伙同董大人舞弊, 学生根本无须做的如此明显。”许清元先是表明自己的清白, 然后说出推测,“《商论》之兴世人有目共睹,董大人以此为策论题目不是罕事, 乡试前不止一人预测过类似考题。父亲虽然在汀州做官,但户籍一直未改,作为女考生, 我必须回到北邑省参加乡试,董大人或许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