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节 (第2/2页)
了过来。 两唇相贴,没有更近一步,但即便是这样,月吟也心头鹿撞,整个人被他如雪化青松的清冽味道笼罩。 舌撬开她齿,月吟紧张地抓住他衣襟,就在两舌相碰的前夕,她忽觉身上一凉,轻轻颤了颤 月吟睁开眼睛,身旁没有谢行之,而她还坐在蒲团上。 不知何时起了阵风,将案上写好的几张纸吹落,满地都是。 月吟脸颊顿时烫起来,羞赧咬唇,怎又做了这羞人的梦? 她揉了揉脸,去窗边将窗户关上些,又挨个捡起地上的纸。 梦虽难以启齿,但倘若谢行之愿意帮她 再给他亲亲,也不是不行。 想着想着,月吟脸更红了,也不知如此清风霁月的男子,动情之后是何模样…… 而隔壁鹫梧院。 正德守在屋外发呆,忽然,世子捏了串佛珠,神色古怪地从屋子里出来,他快步如飞走下台阶,往小佛堂的方向去。 世子急切的步子中夹杂着环佩声时,正德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忙急步跟上去。 谢行之回头呵斥他道,“站住!不得跟来。今日鹫梧院不见客,晚饭也不必准备了。” 正德不敢违抗,站在原处看着世子走远,却是满腹疑问。 这次的案子并无死者,世子为何又去了小佛堂? 然而这一待,就是一整夜。 第7章 这日清晨,月吟早早就起了,卧床休养大半月后,她总算是痊愈了,准备打扮后去淳化堂拜见老夫人。 玉瓶玉盏伺候着梳妆,月吟目光透过窗楹,正认真望向窗外,檐下巢中的雏鸟嗷嗷待哺,两只春燕将衔来的食物喂到雏鸟口中。 月吟看得入迷,唇上扬起一抹笑意,连碧绿色披帛垂落地上也浑然不觉。 玉瓶挽好发髻,拾起地上的碧色披帛,问道:“姑娘在看什么呢?” “看,巢中那一家子,多幸福。” 月吟伸手,指向窗外,眉眼间是一抹柔情。 她今日穿了身碧色衣裙,清新婉丽,鸦青长发如一帘瀑布披散在身后,碧色丝绦束着浅色上衣,纤腰盈盈,身姿窈窕。 恰似一幅娇弱美人赏景图,美艳恬静。 只不过病愈后,她身子清减了一圈,巴掌大的匀净小脸更小了,腰如弱柳扶风,楚楚可怜的模样惹人怜惜。 玉瓶敛了目光,她心里惋叹,月吟姑娘身世凄苦,四岁时生父去世,生母至今下落不明,此后便被夫人收养。 月吟姑娘在扬州柳家时就寄人篱下,也是个苦命的人,和她家姑娘各有各的不顺。 而今她家姑娘遇难殒命,定远侯府寄人篱下的日子又不好过,月吟姑娘无依无靠,所念的事情一时间也难有进展。 收拾完毕后,一行人离开皎月阁,穿过几处花园,在那岔路口,遇见了同去淳化堂请安的谢氏二房夫人及六姑娘。 月吟乖巧行礼,“二舅母,表妹。” 二夫人看见月吟倒是有几分差异,她蹙了蹙眉,明显是不喜欢月吟,与她淡淡打了个照面便牵着十岁的女儿走到前面去。 望着前面的背影,月吟轻轻摇头,心里不是滋味。 老侯爷有三儿五女,如今的大房和三房是老夫人所出,二房那位由妾室所出的谢二爷与柳婉星母亲芸娘是亲兄妹,老侯爷故去后,爵位由嫡长子继承。 照理讲,二房与她亲些,可二夫人的冷眼与不屑,那眼神宛如看乡下来的穷亲戚一般,嫌弃。 这段日子以来,反倒是大房的大夫人和三房的三夫人待她和善些。 月吟敛了思绪,落在二夫人后面的她自是不会上赶子去贴冷脸,将步子放慢了些。 月吟嘀嘀咕咕听见二夫人跟女儿说话,不外乎是长辈们那些事。 当年伯母遇见进京赶考的柳父,两人一见钟情,那时的柳父就是个寒门书生,赶考中是中了,但却任扬州某县的小小县令,老侯爷与老夫人自是不答应这门亲事,但伯母执意要嫁给柳父,有次与柳父私下见面后传出了一些丑闻,害定远侯府丢了颜面,老侯爷勃然大怒,老夫人寒心。 到后来,伯母嫁给了柳父,去了扬州,却与侯府断了往来。 一晃十七年过去了,斯人已逝,恩怨仍在。 这些月吟知道个大概,更懂要留在侯府的艰难。 入了淳化堂,尚未进老夫人屋子,月吟在外面等婆子通禀时,便听见里间热闹的声音,待她由林嬷t嬷领进里间,三房的夫人们和几个孙辈都来了,座椅分列在床两边,正陪老夫人说话。 老夫人靠在床头,手里捻了串佛珠,戴了条黑绒缀珠抹额,昏迷时凹陷的脸颊饱满了些,气色也比先前红润了,但精神还是不太好。 没有祖孙相见的喜乐融洽,老夫人双唇紧抿,正神情凝重地打量这突然出现的陌生少女。 一时间,里间热闹的气氛降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