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分卷阅读68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9 (第3/4页)

几万秦军留在汉中。

    为使计划顺利,他遣飞骑往宁州,送去一封亲笔,请周仲孙调兵,欲合三州之力,吞下这股秦军。

    宁州的回信很快送到,周仲孙在信中表示,愿意派出三千藤甲军并八百夷军。

    不过,在信件末尾,周仲孙委婉的提醒桓石秀,此计固然不错,实有几分凶险。能成则罢,如果不成,汉中必当陷入危局,恐益州、宁州都不能免。

    看过周仲孙的来信,明白对方的担忧,桓石秀再次遣出飞骑,明白告知周刺使,此策已报于桓容,得桓容首肯。

    知晓桓石秀不会在这件事上诓言,周仲孙再无顾虑之语。

    休看周使君在宁、益两州威名赫赫,提到周仲孙三个字,夷狄无不丧胆,严重些的,腿肚子都会发抖,偏偏一物降一物,对桓容无比信服。

    只要桓容点头的事,绝对是二话不说,严格执行。

    不能说他是愚忠。

    以周仲孙的性格为人,和这两个字半点不搭边。若是晋帝在位,雄踞两州,手握重兵,据地自立都有可能。

    如今甘为边州刺使,疆土卫疆,唯一的解释是,他足够清醒。

    清醒的知道,周氏能有今日,和桓容脱不开关系。以天子的手段,能让他掌控两州,家族复起,也能将他一夕打落尘埃。

    尤其是见识过床弩和新式武车的威力,周仲孙更不敢生出他念。但凡是桓容的命令,他必会倾注全力,谁敢起刺,自己的儿子照样狠抽,甚至抽得更重。

    只不过,这一切有个前提:桓容始终手握大权。

    如果哪一天,君权不敌臣权,建康重新走回东晋时的老路,周仲孙会做出什么选择,那就不好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