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者_第五十三章 意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意义 (第4/4页)

的成分。这类人,不会真的一心求死,来个和人质、以及警方的鱼死网破。他做好了与我们谈判的准备,不然,他早就扣动扳机。

    接下来,依旧是往和平谈判继续下去,因为陈立明提供了一种可能,也引导挟持者自己分析各种后果和即将要面对的有利与不利局面,最终,挟持者放下了武器,走了出来投降。

    陈立明站于讲台上,做了总结:在这起案例里,挟持者提出要求一辆逃命的汽车。但这只是他的立场,而不是潜在的动机。综合各方信息,与各方考量,我们分析在这个挟持者还没有作出伤害人质的前提下,他可能仅仅是因为得不到尊重。

    尊重,摆脱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在面对生命危险时,安全需求也得为其让步,挟持者的情感需求上升到了第四层次的尊重需求。挟持者想要得到家人的尊重、或是单位领导同事的尊重,他想得到关注,这就是他挟持人质背后的动机。所以,我们在给了他平等的地方、给了他尊重后,引导他去思考,他可能面对的各种局面,最终让他选择了最容易走的一条路,就是放下武器。陈立明以一句话结束了这次简报:因为只是满足他要一辆车的立场,并没有解决他的真正问题;尊重感才是;通过克制的谈判,令他冷静下来,当事主或挟持者冷静下来才能作出有利于我方的选择。

    简林深鼓起掌来,他说,陈立明和大家的表现都很棒。我还要补充一点:当情况有变,谈判者可以建议使用杀伤性武器!作为谈判者,必需展示自己的真诚,以此建立信任关系,必要时,甚至可以撒谎将撒谎说得真诚动人,也是一门技巧。

    课堂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肖甜意笑得尤其灿烂,这堂课可太有意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