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四十六章:运粮艰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运粮艰难 (第2/4页)

财的机会就来了,许多商人开始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导致市面上流通的粮食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老百姓买不到,也买不起!

    刘备进城后,发现了这个尖锐的问题,本想惩治jianian商,强迫他们交出粮食来,卖给百姓,却被诸葛亮谏阻!

    诸葛亮认为,商人也是百姓,合法经营,并无过错,利用强权逼迫,传扬出去,恐怕会得罪了益州所有的商人,不利于吞并蜀地之大计!

    要知道,这些从商者,有许多人本来就是蜀中的大家世族,或者有士族背景,得罪了他们,恐怕刘备很难在巴蜀站稳脚跟!不如以开仓放粮的方式,平抑粮价,令商人们囤积居奇的行为,徒劳无功!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建议,觉得有道理,于是便将缴获的府库存粮,分发给城内百姓,间接打击了那些jianian商,也缓解了数城百姓缺粮的危机,算是做了件好事!

    其次,就是普免钱粮,减轻百姓负担!刘备宣布,蜀中百姓,凡愿归附者,免除三年赋税和徭役,期满之后,改原有的三十税一,为五十税一;徭役,也从三个月,减少为一个月!

    这个政策,确实够气魄!古今天下,除了大灾之年时,封建统治者几乎没有过如此大方的,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壮举!可你细细一想,就能看出,刘备纯属是开空头支票,这个牛吹得太大了!

    如果您熟悉历史,应该听说过“闯王来了不纳粮”,“均田免粮”等农民起义军的口号吧?这都是当时的起义领袖,为争取人心,而喊出的噱头,只要一深究,你就能发现,全是空头支票!

    这些起义军领袖,冒着杀头的危险造反,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么?

    他不收赋税,自己吃什么,又拿什么来治国养兵,维护国家机器的运作?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