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四十六章:运粮艰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运粮艰难 (第4/4页)

,运粮走水路要比陆路高效得多,而由荆州进入蜀地的水路,必经长江三峡!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统称,在三国时代,这里虽然也是水路交通枢纽,却艰险难行,尤其是巫峡,怪石嶙峋,浅滩暗礁遍布,水流湍急!顺流而下,尚需小心翼翼,更别说逆流而上了,需要大量力夫拉纤,否则根本就上不去!

    粮船,因载重过大,拉纤需要更多民力,只能慢慢地按次序通过,效率很低!况且,纤夫也需要休息啊,就算两班倒,日夜不停干,还是非常缓慢!

    因此,荆州军在前线进展顺利的同时,后方粮草支援,却相对迟缓,有不少粮船,被堵在了巫峡附近,很难迅速通过,发生了交通阻塞,几乎都要等上好几天,才能排队通过!

    当然,荆州军主力进入川蜀的时候,所携带的粮草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后援运送缓慢的问题,暂时还没凸显出来,也就并没引起刘备的注意!况且,这些琐碎事务,一向是由诸葛亮负责统筹调度,刘备这个当领导的,也就是抽空关心询问一下罢了,并不怎么上心!

    可现在呢,诸葛亮忽然一病不起,一向由他负责的这摊事,忽然没有了主心骨,负责代理其责的长史马良,毕竟地位不高,资历尚浅,骤然承担了如此重大责任,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忙得焦头烂额!

    另外,关羽负责留守秭归,除了保障后路安全的责任外,运粮也是其职责之一,这对于几乎没有政事经验的关羽来说,也够闹心的!

    不过,好在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关羽和马良的共同努力下,后援粮草的运输工作,总算是逐渐步入正轨,虽然很慢,却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可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始作俑者,就是黄忠!作者高祥轩的三国之经天纬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