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十七章:威震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威震天子 (第2/4页)

展畸形!

    中国人自古以来,是最重情义的,尤其看重亲情和友情,人脉关系更是一个人基本的存世之道,讲究的就是个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在这种前提下,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漏洞和弊端,必然暴露无遗!

    如果是你担任了中正之职,让你选拔人才,充任官吏,你敢保证自己会一碗水端平,公事公办吗?也许你能,可别人能吗?也许一开始的人能,可后来的人能吗?这就是问题所在!

    随着这种制度的不断发展,注定会出现偏心眼的中正,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优先考虑与他有良好社会关系的大族子弟,甚至受贿选人,拿钱办事,滋生腐败!而那些寒门庶族子弟,却因为没钱没势,很难由正规渠道,进入官场仕途!

    于是,门阀士族便诞生了!门阀,与军阀类似,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大家望族,垄断和掌控了为官出仕的渠道,世代为官,独霸大量社会资源,断绝了下层百姓和寒门庶族弟子,出人头地的希望,强化了社会阶层壁垒,激化了阶级矛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九品中正制度,其实是有利于门阀士族维护自身利益,控制天下大权的一项重要制度,他迎合了自东汉中后期以来逐渐形成势力的,那些大家世族的根本利益,是统治者向社会特权阶层的一种妥协!

    事实上,在曹cao当政期间,其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与大家世族利益是相悖的,这些家伙虽然惧于曹caoyin威,不敢公开反对他,可实际上也并不支持曹cao,暗中骂他的人很多,阴违绊阻之人更多!

    我们研究历史,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年曹cao都已经把一个乱臣贼子能做的事情几乎做绝了,可就是没有登基为帝,捅破最后那层窗户纸,其实并不都是因为他个人的意愿和选择,还因为当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