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选择站队 (第3/4页)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便把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即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显然,朱元璋非常自信,觉得就算传给孙子,他的儿子们也得服服帖帖,不敢违抗,哪曾想到,自己刚刚去世才没多久,四子朱棣,就发动了一场靖难之役,取代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 靖难之役,朱棣篡位,也使朱元璋传位于孙子的做法,成了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反面教材! 后来,清代的乾隆皇帝,十分长寿,他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已经八十五岁了,还没死呢!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自己太能活,儿子们都熬不过他了! 因此,到了乾隆要兑现在位不超过圣祖康熙皇帝六十一年的记录,届时将禅位的承诺时,他才发现,自己就剩下四个儿子依然在世,而且这四个家伙,哪个都不合适,他都不满意! 于是,乾隆也动了要传位于孙子的心思!他最喜欢的一个孙子,就是定亲王绵恩,当时正值壮年,且能力十分出众,怎么看都是帝国皇位的最佳继承人选! 可是,在百般权衡之后,尤其是想起明朝的靖难之役时,乾隆皇帝又下不了这个决心了,他怕自己身后,也会出现子孙夺位之争,为保皇朝稳定,只能矬子里拔大个,选择了资质平庸的嘉亲王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当了太子,并最终禅位于他! 由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