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铸造大炮 (第2/4页)
战例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末宁远之战中,袁崇焕的守军,在城头发炮攻击后金军,有一发炮弹歪打正着地击中了努尔哈赤的銮驾,使他当场身受重伤,后来虽经过百般治疗与休养,却还是最终因此而身亡(传说,有争议)!真可谓改变历史的惊人一炮! 若是照此趋势继续发展,中国的火器水平,不会比欧洲差多少,只是可惜后来的江山被满清所得,因为种种原因,使得火枪火炮的发展历史,至此戛然而止,造成了武器装备落后西方几百年,而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那么,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不重视火器的研发与使用呢?因为他们本是游猎民族出身,迷信快马弯刀,弓骑善射,便可称霸天下,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不思进取! 另外,满清统治者们极度不自信,总觉得自己是异族人,即便统治了万里河山,还是时常警惕着汉人造反,根本不可能让汉军拥有那么先进的武器,他们怕汉人调转炮口,用来对付自己,又怎么可能大力推广使用火枪火炮这种先进的武器呢! 其实,这个弊端,早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乾隆所谓的十大武功之一:攻缅甸,其实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败仗,却被吹嘘为胜利,纯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那么,强大的清军,怎么连缅甸土人都打不过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器装备的落后!缅甸毗邻印度,而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缅甸土人有不少军队,都使用着从英国人那购买来的先进火器,战争一开打,清军的弓箭长矛,根本抵挡不住火器的轮番进攻,不输才怪! 可是,清朝统治者们,却没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短处,无视这样的差距,讥讽人家是奇技yin巧,依然固步自封,吹嘘胜利,最终错过了最后一次追赶西方先进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