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何以得之 (第2/4页)
现在,他还真白给不起!这笔账,我们可以来算一算! 益州号称天府之国,水网纵横,因此这里的耕地,大多以水田为主,根据刘纬所掌握的表册数据显示,整个益州,包括汉中平原、巴蜀平原以及南中梯田在内,目前拥有水田共计九十八万顷! 荆州,现在也是刘纬的领地了,那里也是江南水网之地,以水田居多,但因为新来归附,具体田亩数字还不详实确切,不过据刘纬粗略估计,至少也得有水田五十万顷以上! 不要过于惊讶这个数字,因为汉代的顷和亩,比如今的公顷和公亩,要小得多,据推算,大概仅为十五分之一!所以,益州和荆州,水田加起来有将近一百五十万顷,其实并不夸张! 汉代一顷地,为五十亩;一百五十万顷水田,即为七千五百万亩!以汉代的生产力水平,一亩水田,播种水稻,大概需要十斤(汉斤)稻种,七千五百万亩水田,则共需稻种七亿又五千万斤! 七亿五千万斤稻种,什么概念?按照一百二十斤一石计算,即六百二十五万石;汉代一石稻米,大概折合现在的三十公斤左右,若想使这些水田全部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总共需要稻种二十万吨! 要知道,试验田里的杂交水稻,栽培成功,所获稻谷,才不到十万石,其中优质谷粒,才能选为稻种,就算按照百分之五十的择选率来计算,刘纬也才只有稻种五万石左右,根本无法满足两州那么多水田,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需求! 况且,就算是这五万石稻种,刘纬也舍不得白给出去,毕竟稻种也是粮食啊,对于现在遇上粮食危机的他来说,更显珍贵,不卖个高价,都未必甘心,又岂能白给! 第一个问题,看似是个硬伤,几乎无法解决!种子就这么些,刘纬也变不出来多余的,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