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四十九章:旱山隘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旱山隘口 (第4/4页)

待汉王回归时,并同两路人马,一举将侵略蜀地的荆州军,彻底歼灭!

    另一派则认为,目前汉中兵力,担负着守卫险关要道之重任,不可轻动!否则,曹魏闻讯,必越秦岭偷袭汉中,届时腹背受敌,汉中危矣!

    所以,应暂时置蜀中于不顾,命严颜的一万江州军,严守旱山隘口,同时令王伉的一万南中军,坚守白水关,阻荆州军可能来犯之兵锋,待汉王归来时,再行定夺!

    您大概也看出来了,这两派意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等待刘纬归来!

    这说明,参谋本部所有军参人员,都共同认可一件事,那就是此番剧变危机,只有汉王刘纬本人才能化解,参谋本部只能临机应变,先稳定局势,等待汉王归来主持大局!

    不过关于如何稳定局面,遏制荆州军的进攻之势,双方却产生了分歧!

    主张南进的一派,相对比较激进,他们认为汉中方面,必须趁着荆州军尚未得逞,抢先占据险要关隘城池,阻挡敌军攻势,这样等刘纬回来的时候,便于就地展开反击,于川蜀平原歼敌!若能直接挫败荆州军的进攻,那就更省事了,直接免除了后患!

    主张固守的一派,相对比较谨慎,他们认为,汉中方面,如今的兵力不足,若贸然南进,恐怕会与荆州军陷入苦战,造成重大损失,不如兵力收缩,把守关隘,坚守汉中,等待汉王回归,再想办法南进歼敌,夺回蜀地!

    可以看出,这两派意见,一个主张把拳头先挥舞出去,一个主张把拳头先缩回来,是各有各的道理,争执难下!

    按照参谋本部的决策原则,表决须超过三分之二赞成,方可通过,而这两派意见,居然罕见地势均力敌,各占一半,因而谁的方案也通不过!这可如何是好呢?作者高祥轩的三国之经天纬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