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324章 经济盘点,各方的巴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 经济盘点,各方的巴结 (第2/8页)

率、孕妇难产率等数据,虽然也因为人口的大量增加,变的不是非常亮眼好看,在大明境内,依然是最强的存在,更是这个星球毫无疑问的第一,别的地方要想追上,最少得三五十年乃至上百年。

    人均收入则被拉低到了160银元的样子,超过了小康标准,但没能达到大康(人均年收入要达到200银元才行),至于整体回到人均年收入300银元以上的富裕生活,需要奋斗一段的时间。

    不过以许家庄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以每年经济增长率30%算,三年后便能实现集体富裕,就是年经济增长率定为20%的保守数字,也是短短四年后,就可实现集体富裕。

    而以上的这些数据,通过《东方时报》,主动的公布出来之后。

    马上就在大明境内,引起非常大的议论和反响,羡慕、不满与愤怒的声音更是无数。

    “许家庄的发展实在太好了。”

    “我家幸幸苦苦一年的收入,连一百银元都很难达到,许家庄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却还有人均160银元,果真是好的越好,坏的越坏。”

    “许家庄都这么有钱了,在实现了富裕之后,能不能帮帮我们,带一带我们?我们也想过上好的日子。”

    “许家庄怎么没带动我们?那么多的修桥修路项目,那么多的工厂矿场,都是许家庄拉动起来的,今年大明百姓的人均收入,达到三十银元也是有的,将来有可能达到五十、一百银元,增长速度也不慢。”….“人均三十银元?我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我村里很多人去矿场挖矿,说是能拿到很高的工资,但到了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