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189章 抗旱保墒,千龙吐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抗旱保墒,千龙吐水 (第1/7页)

    崇祯七年,六月下旬。

    长江以北地区,按理早就应该进入雨季,早就下了多场的大雨,滋润着田地里的庄稼。

    但今年没有。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五个省份全部爆发了旱情。

    尤其是河南境内,土地龟裂,河流干涸,草木焦枯,人们甚至看到了血红色的太阳,引发无数惊恐。

    许家庄《东方时报》的记者,前往河南把旱情拍摄下来,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在无数读者的面前,让他们都目睹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

    大明多地都陷入了恐慌,然后就是疯狂的抢购囤积食品。

    如粮油米面。

    如干粉丝粉条。

    各种豆类、高粱、玉米等粗粮。

    就连许家庄出产的价格较为昂贵的rou罐头、海鱼罐头,都被抢购一空。

    不仅引发了食品囤积潮,还引发了食品涨价潮,普遍涨了三倍、五倍乃至十倍,虽然《东方时报》呼吁不要恐慌性的囤粮,今年大明的粮食会出现减产,但不等于会大幅度的减产,在许家庄的努力下,南直隶是可以确保丰收,因为江南地区的旱情是比较轻的,加上化肥、农药、抽水机等利器,大明一半多的粮食产量可以得到保证。

    而大明其他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就算减产一半,实际减产就25%而已,许家庄再跟福建郑家合作,试着从越南、暹罗、吕宋等海外诸国购买粮食,肯定能弥补粮食缺口,保证不会饿死一个人。

    但没什么效果。

    各类食品的价格依然在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