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_第二百三十章 三镇乞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三镇乞丐 (第2/4页)



    感情那大名鼎鼎的“大同婆姨”的出现,原来却不是为了让这些“贼配军”来享受的,而是为了给这些“贼配军”家属的“上岗再就业”。

    “真这么穷?”张顺不由有几分不信道。

    明末实行募兵制,虽然大明朝廷欠饷、拖饷严重,至少名义上“待遇丰厚”。

    刚刚被招募的士卒,每月月饷不但二三两不等,而且可以额外领到安家银十两。

    然而听孙传庭这意思,大明边军居然还有拿几钱银子的士卒?

    “这大明有‘军’‘兵’之别!”孙传庭闻言不由笑道。

    “所谓军者,卫所兵也;所谓兵者,募兵也。”

    “卫所军月饷照旧例粮一石,先后折银四七两不等,故而士卒多逃。”

    “而募兵又有南北之别、新旧之分。南兵者,起于吴越,滥觞于戚南塘,厚于北兵;北兵者,募于卫所,按籍抽发招募,应募土人皆同于卫军。”

    “新旧者,应募早晚之别也。初,戚南塘募金华、衢处兵丁,月饷一两五钱,‘兼二人食’,可谓厚矣。”

    “及万历末,辽东兵事频频,‘每兵一名,计饷银一十八两’,已与南兵同。”

    “及至天启初,辽东‘每兵每月大约本折可用二两’,其中旧兵每月八钱,新兵每月三两二钱。”

    “然而宣府山西三镇,东不如蓟辽直面后金,西不如延绥义军四起,故而北兵多,旧兵多,粮饷甚薄。”

    “蓋其地粮饷又赖屯田、民运和京运三种。然近年天灾频频,宣大多荒,屯田废矣;义军四起,陕西大部为义军所据,河南失了两府一州,又被甲兵,山西镇又频失兵帅,故而民运拖欠愈发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