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藤牌 (第2/4页)
的棉被抵挡鸟铳。 于是他便产生了把藤牌和棉花相结合,进一步削弱弹丸的想法。 然而这些藤牌都是南方多产,北方并无此物,所以张顺第一件事儿就是拉着李际遇寻找篾匠,试图进行仿制。 所谓篾匠,就是用竹子、藤条、荆条、芦苇等韧性竹木编制箩筐、簸箕、竹篓、提篮、席子等编织器具的工匠。 在张顺前世从事这种职业之人,已经颇为稀少,不过在这个时代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艺人。 张顺寻找的这个老篾匠已经快七十岁了。 别看他年纪一大把,一双长满老茧的巧手却能抓着锋利的竹篾,如若捉着皮条一般,飞快的编织着手中的器具。 “老师傅,你看这藤条能替代吗?”张顺想了想,若是从福建、广西、四川等地“进口”黄麻藤,也有点不太现实。 “不好说,看你想做什么了!”老篾匠摇了摇头道。 “若是编筐编篓,竹子使得,荆条也使得,再不济柳条也能使得。” “你这么大一个箩筐,谁知道你要做甚?” “这不是箩筐,这是盾牌,准备用来防刀剑火铳……”张顺连忙解释道。 张顺拿来的这个藤牌是一副大藤牌,直径接近三尺。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中号藤牌,直径两尺三寸五分;小号藤牌,直径一尺五寸。 所有藤牌都编制成锅状结构,非常有利于卸力和缓冲敌人敲击的力道。 别看那大号藤牌几乎遮蔽全身,小号也和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