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71节 (第9/11页)
哪些好处呢?” 陶十七想了一会,道:“机器的样子,就是机器的样子呗,难说长得像什么。至于好处,那可就多得数不清。第一条,用的人少,加工的羊毛却多,纺出来的纱多,织出来的布多。第二条,机器纺出来的纱、织出来的布,质量都极稳定。上一批什么样,下一批还是什么样,可跟人工纺的、织的不一样。仅仅这两条,就不得了了,胜州百姓就有了饮碗。” 王普道:“以前在火山军我看过,那里的人纺纱织布,你家做这个,我家做那个,都极用心,而且做得又快。以前我们部落也织布制毡,万万是做不到那样子的。这些年,部落里没人再织布制毡了,都是把羊毛卖到火山军。胜州这里的工厂用机器做这些事,难道还会胜过火山军?” 陶十七听了笑道:“火山军那里,如何能跟胜州的工厂比?等到这里的工厂开起来,火山军所有做这产业的民户加起来,也比不过这里!工力做事,怎么能跟机器相比!” 王普给陶十七倒上茶,道:“听待诏这么说,以后岂不是会缺羊毛?产多少羊毛,工厂里都能够收掉?火山军那里,虽然做得好,但远处的羊毛卖到那里,就没什么意思了。” 陶十七点头:“那是自然。以后整个河曲路的羊毛,都未必够胜州这里使用。周边放牧的,也可以卖羊毛到这里。听经略话里的意思,以后只要铁路通到的地方,多少羊毛都可以卖到这里来。” 一个技术比较原始的工厂,实际无法吸收数千里之内的羊毛产量,特别是河曲路周围有好几个全世界数得着的大草原。但问题是,这里的人口太少了,空有草原,却无足够的绵羊。很多地方,都是千里之内几千人口,大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