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62节 (第1/12页)

    杜中宵道:“先在胜州附近营田,其余各州等路修好了再说。胜州土地平旷,又不缺水,暂且安置五千户,以安人心。其余丁壮,全部都去修路。保证他们吃好,给些工钱,不要心怀怨恨。”

    李复圭称是。现在杜中宵手下人手缺得厉害,军队以外的大量事务都由李复圭在负责。

    走到城门前,李复圭突然道:“经略,若是要营田,为什么路要修在黄河以南呢?从胜州到河州近千里之遥,所过多是无人之地,又不能垦田。何不沿着黄河,一路修过去?虽然远了些,利于营田。”

    杜中宵道:“若是修在黄河以南,为了防黄河水道便迁,必然要远离河道,那不如直着到河州。若是修在黄河以北,不只是远了许多,还要过河,渡口每日运货物太少,黄河上修桥谈何容易?”

    原来在襄州的时候,因为汉水阻隔,就限制了铁路运输。再多渡船,也无法与路铁路相比。铁路好不容易在河曲附近选了合适位置架起桥来,不能再被其余渡口限制。这条铁路以后会成为勾通东西的天下大动脉,方便营田可由支线完成。

    杜中宵的印象里,这一带的东西大动脉,应该是在黄河以北,阴山之下,迷惑了一阵。最后终于想明白,且不说技术上的差路,经济格局就与后世不同。后世的铁路在黄河北,是因为那时北方的经济重心在幽州一带,当然走黄河北通那里。现在经济重心在两京,那就要走黄河以南,而后南下到中原。

    后世这里最重要的两座城市是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个世界,就变成了胜州和丰州。丰州代替了后世的包头,由于经济重心在中原,胜州代替了呼和浩特的位置。

    想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