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2/5页)
看见须发花白的老翁一边捻着长须,一边给人搭手号脉,期间还摇头晃脑,直晃得看诊的病人心里发憷。    生怕赵大夫下一句就说出:赶紧回去吃点儿好的,准备后事吧云云。    虽然不会这么直接,但从古至今,大夫皱下眉,病人吓破胆。    “赵大夫……可是瞧出什么来了?”被诊脉的是一个读书人,已及冠,应该与谢瑜是同窗。    “恩……莫急莫急……根据脉象所示,老朽断定——你一定有病!”    这不废话吗!没病谁来看大夫!    书生腹诽半天,但还是保持读书人的基本素养,尽量温和地问:“敢问赵大夫,是何疾症?当用何药?”    “无甚大碍,不过是些脾胃不调,阴阳失和,吃老朽七付方子保准药到病除。”赵大夫收回号脉的三根手指,拿起旁边的毛笔,意气风发地写下一张药方后,递给书生。    书生接过一看,顿时有些傻眼。    身为童生,不敢说通读四书五经,但自问字还是识得不少的,可这药方上的狂草实在太过犀利,寒窗数载,竟只辨认出个把汉字,被打击的当真要泪流满面    书生收拾起破碎一地的自信心,拿着药方离开座位,走向抓药的柜台,结果刚一转身,就看到了这两天在锦州城闹得满城风雨的主角——    谢家三少,谢瑜。    一种见到八卦流言本体的激动感油然而生,书生不由得放轻手脚,竖起耳朵,连将药方递给拿称抓药的学徒时,都不忘用余光关注着这边。    只见,谢瑜向赵大夫行晚辈礼,弯腰一揖,赵大夫连忙起身,直道不敢,即使是庶子,谢三少也是出身公侯府门,鸿儒后代。    他一布衣草民,如何使得!    “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