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7章 (第1/3页)
拿关东之粮狠狠回了一口血。也让东魏西部失去秩序。 这也是高澄为何要在洛阳屯兵。 高欢一旦落败,需要他独立支撑起东魏西部的局势。 一场西征损失两三万人,东魏完全能够承受,高澄之所以苦苦相劝,只是不想错失功伐关西的这个良机。 第一百七十章 再赴恒农 关中大旱,死者十之七八,正常来说,恢复元气,至少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毕竟人不是田地里的庄稼,从婴孩呱呱坠地,到能够耕战纳税,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成长。 纯靠历史上沙苑之战两万鲜卑兵的收获,根本无法填补关中人口空缺。 因此,沙苑之战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宇文泰趁机东出,侵占东魏大面积土地,不止掠夺了大量人口入关,更使战场由关中转移至河东、河南。 让关西得以休养生息,免遭兵祸。 这也是当初高欢起意迁都邺城,却遭到高澄极力反对的原因。 大将军守国门,小皇帝死社稷。 也就元善见不知道高澄的想法,否则定要被大将军的温柔而感动到哭: 他守国门守不住可以逃,却非要我在洛阳死社稷。 高澄一开始就明白东西魏之间战事的关键节点不在于高欢能否打下关中。 当然,贺六浑也没这个本事。 关键在于一场大旱所造成的灭顶之灾后,宇文泰能不能回到血。 以及战场能不能继续维持在关西。 关西本就穷苦,实力远逊于关东,再损失七八成人口,却不能得到补充,宇文泰纵有通天之能,也无力回天。 说到底,古代拼的就是人口,打仗打的就是经济。 人口得不到补充,战线推不去河南、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